NEWS
? ? ?全省國土資源會議13日在濟南召開。今年山東省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將實行由省直接分配到縣(市)的政策。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表示,嚴禁盲目大拆大建和強迫農民住高樓,安置區容積率不能超過1.0,農民社區住宅原則上不高于4層。
建設用地指標由省到縣
據徐景顏介紹,"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從用地計劃、預審、審批和供地四個環節嚴格把關,禁止向"兩高一資"、重復建設和違背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供地。今年對建設用地指標將實行由省直接分配到縣(市)的政策,對年初急需開工建設的項目,可先預支一定比例的指標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據了解,建設用地計劃"點供"政策將有所改進,在向"四新一海"項目、縣域經濟、重點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傾斜的前提下,重點保省重大工程項目、保結構調整項目、保重點區域項目和民生項目用地。
"藍區、黃區"建設用地重點保障
今年1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會議指出,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積極謀劃,提供土地、地質、測繪領域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務。要按照省政府部署,堅持陸海統籌,會同有關部門搞好海域、陸域規劃協調和科學論證,抓緊制定填海造地規劃和實施方案,開展用海管理和用地管理銜接試點工作,不斷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用地空間。
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方面,要整合土地、稅收、財政等方面的政策,探索建立未利用地工業聚集區,引導國內外企業到黃河三角洲投資創業。
保障房用地占供應總量七成
"十一五"期間,我省共爭取國家下達我省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133.86萬畝;挖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35.7萬畝;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和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挖潛指標35.1萬畝。
徐景顏表示,今年將加強和改善房地產用地調控,科學編制和實施房地產用地供應計劃,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完善土地招拍掛制度,繼續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開發利用動態監管,大力推進閑置土地整治清理,加大違法違規房地產用地信息公開和查處力度。
嚴禁強迫農民住高樓
徐景顏指出,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和增減掛鉤試點工作要把尊重群眾意愿擺在首位,補貼安置要把政策落實到位,不與農民爭利。嚴禁片面強調增加城鎮建設用地指標、嚴禁擅自擴大項目區范圍和突破增減掛鉤周轉指標、嚴禁盲目大拆大建和強迫農民住高樓、嚴禁侵害農民利益。
此外,項目區內社區建設要突出鄉村地域特色。項目區內節地率不能超過50%,安置區容積率不能超過1.0,社區住宅原則上不高于4層。要拿出不低于40%的節余指標用于土地收益高的經營性用地,以便提高級差收益,保障農民利益。
"十二五"預期新增金礦550噸
"十一五"期間,我省新發現萊州金礦等一批具有重大戰略影響的礦產地,查明資源儲量金1046噸、鐵29億噸、煤54億噸。并在新疆、內蒙古等18個省區開展地質調查和找礦活動,取得礦權150多個,在澳大利亞、秘魯等20多個國家獲取礦權170多項,勘查面積達5萬多平方公里。
據徐景顏介紹,"十二五"我省全面實施"358"找礦計劃和礦產資源"走出去"戰略。預期"十二五"期間累計新增查明資源量金礦550噸,鐵礦15億噸,煤礦30億噸。繼續把我國西部,特別是新疆、內蒙古、青海等省區作為重點區域,加快推進重點找礦項目。
全省52個縣開展地質災害調查
據記者了解,"十二五"期間我省將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生命工程,對全省52個山地、丘陵地區的縣(市、區)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國土部門將配合各有關部門,對急需搬遷避讓的33處隱患點,在2-3年內完成搬遷避讓和治理。加強與旅游局等單位合作,提升地質公園影響力,建成多條精品地質旅游線路。
土地辦證潛規則
261畝土地辦證為何拖了18年還辦不下來?三亞市政府表示是因為拆遷一直沒完成,其實,這背后隱藏的就是利益鏈在作怪。
"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三亞市最困難的年代,每年財政收入僅3000萬元,我們一次性拿出了近6000萬元現金,真金白銀,支持三亞市的開發建設,現在三亞地價上漲了,承諾的就不兌現了。"李義很氣憤地對記者說。
2002年,三亞市政府在出讓167.249畝土地后,尚欠天和公司和富來益公司投資額2088.5萬元,但政府提出另外以土地補償,并要求兩公司墊付補償用地及征地補償費用,墊付的費用從該地價款中核減。
除墊付的工程款5893萬元外,1993年,兩公司還為該地塊支付拆遷及征地費1546萬元,2004年至2005年又支付拆遷費529萬元,至此,拆遷工作全部完成。
"村民都拿了拆遷款,也都簽了字,只等著政府辦證了,但政府一直拖著不辦。"李義告訴記者。
開發商對其中的貓膩都心知肚明。記者從富來益公司了解到,當時國土局的一位領導對富來益公司某負責人直言,"給你辦證可以,但要跟我哥們合作建房。"但因該官員把合作條件定得十分苛刻,已經花費大量心血的富來益公司死活不答應,辦證的事也因此一拖再拖。
2007年以后,隨著房價的上漲,地價也水漲船高,上文中"一地兩賣"的情況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對此,三亞市國土局用地科科長王雪顏回復記者稱,政府承認與富來益公司的債權債務關系,答應補償他們土地附著物的拆遷費,但剩余的土地富來益沒有取得土地產權證,新的土地出讓法規定必須通過招拍掛出讓,富來益也可以參與競拍,拍不到就是公司自己的問題。
這說辭顯然是有問題,海南正益律師事務所高文祥律師告訴記者,這屬于歷史遺留的土地問題,不能按照新的土地出讓方式來處理。
在2010年8月被賣的這26.6畝土地,出讓條件的設置比較高,富來益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是專門為上海嘉鵬置業有限公司量身打造的。
記者在三亞市政府于2010年8月17日的批復函中看到,這塊26.6畝的土地,土地評估價為20620.32萬元,扣減各項拆遷補償安置成本15207萬元后,將該項目的政府土地收益5413.32萬元作為出讓底價。在無人競買的情況下,嘉鵬置業以底價拿下了這塊地。
另外,15207萬元的拆遷費由嘉鵬置業出,但這塊地的村民拆遷補償費早在多年前就已經交完了,而政府只答應給590萬的拆遷補償費給富來益公司,多余的1個億做何用途?
土地糾紛開發商很受傷
政府一地兩賣的情況不光三亞有,在海南省乃至全國各地都時有發生,尤其是地價上漲的時候,地方政府不滿前期廉價出讓的土地,重新拿出來賣高價。
國際商務策劃師崔元星告訴記者,土地賣來賣去的現象很普遍,雅居樂、富力、中信泰富等大型地產商在海南一次性拿下數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再慢慢開發,開發周期有的達十年以上,而土地證也是分期辦理,因為每年的指標有限,所以常常會出現土地糾紛。
"地價上漲的時候,政府往往不會信守承諾,即使之前簽了出讓合同,但沒辦證,政府把土地又賣出去了,開發商也沒轍,最多是從土地收益中拿出部分作為補償。"崔元星說。
據記者了解,星河灣地產在惠州大亞灣一塊百萬平米的土地,提前介入一級開發而協議收入囊中,但未拿到土地證,最后當地政府將土地轉手出讓給另一家公司,開發商也只能吃啞巴虧,僅僅從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中拿到一點補償。
"這種事往往是開發商吃虧,因為沒有拿到土地證,開發商很難維權。"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向南律師告訴記者,他們也代理過這種土地案,但最后開發商勝出的很少。
?